首页 高考 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高中选学理科学生明显减少

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高中选学理科学生明显减少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曾提出,我国理科教育相对落后。而如何追上理科教育差距,如何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教育质量,也同样是他今年两…

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高中选学理科学生明显减少插图↑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曾提出,我国理科教育相对落后。而如何追上理科教育差距,如何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教育质量,也同样是他今年两会关注的话题。

  倪闽景在今年提交的《关于系统提升青少年科创教育质量的提案》中指出,近些年高中学生选学物理、化学、生物的人数明显减少,当下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升已遭遇了瓶颈。为此,他在提案中呼吁: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通过高校招生专业限定性要求,提高高中选学物理和化学的学生比例;同时,建议组建科学家志愿者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争取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科学家。

  理科课程教育存在落后现象

  “教学方法陈旧,唯分数论没有很好改进”

  对于当下中小学理科教育相对落后的现象,倪闽景认为,虽然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但我们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却没能推陈出新,学生的科学素养培育陷入瓶颈。他在提案中分析指出,其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学习中,课程内容陈旧,远离生活,教学思想仍停留在重解题、轻解决问题上。倪闽景指出,过去认为数理化学习就是解题提高考试分数,并不是真正的科学教育,真正的科学教育应该建立在生活中,建立在科技发展的进化过程中。

  只有板书没有实践,只有结论输出没有过程探究,倪闽景认为,只靠听看说,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科创能力,我们迫切需要改变以讲科学、做习题为主的科学课程教学方式。一味追求分数的教学,会导致孩子对科学学习丧失兴趣,许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导致高中阶段选学物理、化学课程的人数减少。

  “科学素养的培养,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尤为重要。”但在现实里,倪闽景却看到,不少孩子在接受数理化教育后,仍然缺乏对现代科学发展的了解,对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科技原理不明白。

  “如果一个孩子在高中毕业前没有形成对科学学习的基本能力,那么很难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魔幻影视、游戏等起了反作用

  “应推出高质量科普绘本,培育科普网红”

  倪闽景认为,限制青少年提升科学素养的,并不局限在课堂。校外的社会环境、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也未能给青少年营造出科学合理的条件。

  “比如一些学校举办的课外科普活动,往往停留在兴趣层面,但科学知识、方法、技能和科学精神的培育,还是缺少方法和吸引力。”同时,在倪闽景看来,市面上大量涌现的魔幻影视、游戏和书籍等,也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升产生了反作用力。

  在倪闽景看来,思维多样化是创新的本质,但诸如在周一到周五各地的科学馆里,却很难看到青少年的身影。在中小学的校园里,也很难看到有科研人员和孩子们互动。

  为此,倪闽景呼吁,比如国有科技场馆,可以对18岁以下青少年免费开放,并规定或鼓励学校每年至少让学生有一次机会进入科技场馆参观学习。另一方面,应该要求每所学校每年都要开展科技节活动;鼓励高科技企业与教育部门联手开展科普夏令营、冬令营活动。

  “我们的科创教育需要给青少年更多机会、更大空间、更多碰撞,这就需要整合资源,得到全社会的共同支持。”

  除此之外,市面上大量涌现的魔幻影视、游戏和书籍,也让倪闽景为青少年培育正确的科学观“捏了把汗”,在他看来,脱离科学基础的作品,往往会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升产生反作用。

  为此,倪闽景在提案中倡议,应当关注科普书籍的征集出版和推介,组织力量每年推出100本高质量科普绘本。同时,利用青少年喜欢的抖音、B站等平台推出大量趣味实验、科普宣讲,并培育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普网红。

  如何培养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志趣?

  “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科学家”

  “我们应该反思,怎样才能让孩子从对科学有表面兴趣,再到培养出对探索科学的志趣?”对于当下我国理科教育存在的缺陷,倪闽景认为,首先应该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因此,倪闽景在提案中建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考以及动手能力,要提升理科教师的能力素质,开展理科教师的实验能力培训,学校也逐步推进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实验室升级改造,推动中小学校建设有特色的科学探究创新实验室。

  对于当前高中阶段学生选学理科人数减少的现象,倪闽景认为,可以通过高校招生专业限定性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考中选学物理和化学的学生比例。

  红星新闻了解到,2017年,一篇发表在中国教育学刊的文章《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选考的“理科萎缩”现象探究》指出,以浙江省高中生为参照对象,在新高考改革下,学生自主选科产生的重要现象是“理科萎缩”。理科萎缩的重要标志是,理科选考科目的学生比例,相比文理分科时代有明显下滑。

  “让每一个孩子身边都有科学家。”在倪闽景看来,这是培养孩子科学探索志趣的窗口。他在提案中建议,一些高校实验室、研究机构、高科技企业等,可以有序向青少年开放。同时,也可以组建科学家志愿者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我们呼吁学校和各地的科协联动,邀请一些科研人员联合培养人才,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科学、热爱科学,从而激发对科学的探求欲望。”

  “要营造出良好的科学培养环境,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发力。”倪闽景表示,一方面国家层面可通过财政、政策等方式,鼓励各级科协与乡镇学校联合办学,定期进校为孩子提供科普讲解;另一方面,也应该鼓励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让孩子能参观学习。

  “哪怕一个小镇学校,一学期让一个科研从业者给孩子们讲讲科学,做一下科学实验,也能帮助学生们了解到科学前沿,激发他们的兴趣。”倪闽景如是说。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吴阳 实习生 牛秀敏 北京报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点评灵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p0.com/edu/gaokao/5293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编Tom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7198599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6702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