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新增了“中国古典学”专业,成为了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设立该专业的高校。该专业的培养单位为人大国学院。
“中国古典学”是一门怎样的专业?
都学习哪些课程?
就业前景如何?
……
小编带您来一探究竟↓↓
“中国古典学”是一门怎样的专业?
“中国古典学”是以中国古代经典研究为主要的教学和研究主体,以古代中国的本体研究为目标所设立的新专业。
在研究方法上,“中国古典学”更加强调继承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入乎“小学”,参稽“汉学”,出乎“大学”,在中国传统文献学的基础上,加强对于中国古代经典的诠释;同时,“中国古典学”还重视古代中国境内其他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的研究,推广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下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观念。
中国古典学专业,旨在培养精通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和古代经典,掌握中国传统学术路径,熟悉中国古典知识体系,具备世界人文学术视野,善于从大人文的视角从事古代中国研究的学生。学生经过专业学习,能充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具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
中国古典学专业有哪些特色课程?
中国古典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周易研读》等大量经典研读课程,以及《中国古代术数》《校雠学》《小学基础》《中国古典学史》《中国古典诗文写作》《欧亚古代文明》《欧亚古代语言文字导论》等课程。
同时学院开设有大量不同方向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围绕中国经典,既聚焦儒家典籍,也兼顾其他汉文文献;既注重汉语经典,也关注满、蒙、藏、西夏、察合台等少数民族的历史语言文献;既关注中国境内的典籍和考古材料,也密切注意中亚、欧洲的古典文献和考古发掘。与之相配套的实践学习中包括游学、读书班、共研课题、古琴以及其他传统文化习得等。
学院通过全新的学科规划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实现本硕博知识与课程纵向贯通,为本科生的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升学、就业打下扎实基础。
中国古典学专业有哪些特色培养措施?
1
本硕培养七年贯通
有别于现有其他人文学科的课程体系,国学院的课程设计以目录、版本、校勘、文字、音韵、训诂等“小学”课程为基础,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文献学和历史语言学根底,最终引导学生进入“大学”即经典解读与诠释的领域,实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依照学校制度,凡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良者,均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
2
五育并举
通过科学且具备前瞻性的培养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培养,还设计有专业课程、实践训练、系列竞赛、学术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美育、体育和劳育。
3
重视基础,突出融通
注重古代语言功底和文献分析能力的培养,前者通过设置丰富的古代语言文字选修课程来实现;后者通过安排大量原典精读选修课程及专题读书班来实现。
4
全时段导师制
按照双向选择与统一协调的原则,从本科一年级开始,为每位学生安排学业导师,帮助学生规划知识结构,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和撰写论文。
5
知行合一
学院开设古琴研习、古文字和古印章摹刻、中医与武术研习等学术实践课程;本科阶段将有一定学分要求的游学实习,由资深教师带学生赴外地学习考察。
中国古典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其前提是两个结合,这将成为今后政府各机构、企事业单位、媒体、出版社以及新兴数字人文产业的发展重点。
中国古典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正是具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具备深厚的古代文化基础的新一代青年。国学院培养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中95%以上都会进入这些单位从事相应的工作,发挥自己的能力。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高校、研究单位、文化单位都亟需大批能够在人文学术领域进行综合性研究并且整体性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年轻学者,未来学院的博士毕业生90%以上会进入各地高校和研究单位从事学术研究。
来源: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