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报道刊于《旗帜》杂志2024年第12期
我是来自人民日报社的一名记者,2024年8月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北冶乡开展支教帮扶工作,担任北冶小学六年级科学课和北冶中学七年级阅读写作课的老师。站上三尺讲台,我常常被孩子们纯真清澈的眼神打动,那种愿为孩子们倾囊相授、点燃梦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孩子们写在树叶上的信
2024年11月12日,晚自习下课后刚出教室,六年级一班的缑同学便追出来神秘地递给我一摞同学们“写在树叶上的信”。有的树叶上画着调皮可爱的笑脸和爱心——“我希望在冬天下雪的时候跟您打一场雪仗、一起堆雪人!”有的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宋老师,感谢您教给我们科学知识,我比之前可进步了呢!”有的则写满了对课堂的喜爱和对自我的期许——“我很喜欢您的教学方式呢!您用生动的语言将我的思绪带到其中……”一片片树叶上“鲜嫩”的字迹,承载着孩子们纯真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憧憬,也让我感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亲近。
我不由得想起刚来支教那会儿。初来乍到,大家难免都觉“面生”。我渴望和学生们尽快熟悉起来,于是灵机一动,提议在科学课上一起筹划做一次“水火箭”实验。当孩子们看到教学视频中三级水火箭“嗖”地一下飞上天时,兴奋得拍手叫好。
孩子们在操场和老师一起试飞无人机(沈怡辰 摄)
升空只是一刹那,如果能把火箭升空后长长的轨迹拍下来,一定会给孩子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先买了一台无人机练习空中追拍,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一块儿在操场试飞,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亲手操作。我教给他们最简单的飞行指令,让他们用小手掌当“停机坪”托起无人机,并用跟随模式记录下他们兴奋奔跑和开怀大笑的瞬间。最后遥控降落时,只需再把手掌一抬,无人机就稳稳地回落到他们手心。水火箭实验,计划等这个学期结束后做,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内心的期盼。有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老师带来的无人机像是一双可以翻越大山的眼睛,托起它的感觉就像让梦想在手掌上起飞一样!”
除了给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上科学课,我每周还要去山下的中学给七年级学生上阅读写作课。绿野似波,青山如黛,穿行在自然美景中,我总不禁思考:江山如画,如何能让学生们将它生动描摹出来呢?
宋飞在为北冶中学的学生上课(肖旭云 摄)
一次写作课上,我先给孩子们播放了一首歌词平实又感人的歌曲,接着以歌曲引出话题:写作有啥“诀窍”?“看细节”“写不同”“抒真情”……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畅所欲言地讨论,气氛非常活跃。最后我把刘亮程的《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举在手上,借作家的话鼓励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聆听自然的声音:“最好的文字都是平实且有灵性的……文字所到之处,世界灵光闪闪。”
令人欣喜的是,在第二周交上来的周记中,我读到了这样的文字:“秋日的大山也换了装束,叶子该红的红、该落的落,像是披着一件火红的披肩,又间或用绿墨勾勒,穿过树林、穿过小溪,一抹翠色轻轻流入云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支教帮扶队的一员,我愿努力做一名身体力行、赓续相传的“播种者”,在山区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种子,并静待这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记者,中央和国家机关第27批青年支教帮扶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