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小学 深化体教融合 全国青少工作会总结过往展未来

深化体教融合 全国青少工作会总结过往展未来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从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获悉,2022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于4月29日举行。会上,对2021年青少年体育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2022年主…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从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获悉,2022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于4月29日举行。会上,对2021年青少年体育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2022年主要工作进行部署和动员。

2021年青少年体育战线深化体教融合,积极构建健康促进体系、青训体系和赛事体系,全面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备受关注的体教融合方面。青少司负责人介绍,总局建立健全落实工作机制,成立青少年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把体教融合列入“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作为体育战线长期重大任务持续落实。为引导社会体育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推动体校、俱乐部进校开展服务奠定基础。出台政策部署启动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试点工作。组织高校开展“体教融合走基层”活动,赴陕西平利、贵州织金、普安等地开展体育支教活动,帮助西部地区学生享受运动乐趣、掌握运动技能。

“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开展方面。各地积极发动学校、俱乐部、体校、社区等,面向全体青少年开展体育竞赛、体育文化教育、健身科普、技能展示等活动内容,形成一批适龄化、网络化、趣味性、民族性等特色活动。一年来,全国共1.8万余个机构组织开展4.4万场健身活动,共吸引1800万余名青少年参与。

深化科学健身指导工作方面。开展青少年科学健身“云科普”,录制“专家大讲堂”向青少年宣传健身方法,点击量达2.8亿次。实施青少年健身科普试点和体质健康干预试点,开展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推广活动等,为青少年预防近视、肥胖和脊柱侧弯等提供更多科学指导。

青少司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各地青少年体育部门紧紧围绕总局党组的决策部署,结合各地实际,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北京市对标冬奥任务,建立区级青少年冬季项目运动队125支,实现各区冬季项目全覆盖,青少年运动员注册数量“井喷式”发展。河北省推动各地市体教融合政策全覆盖,启动体教融合标杆县创建工作,发动全省体校创建青训中心,打出了落实体教融合的“组合拳”。山东省、四川省率先在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推动退役运动员进校任教,发挥体育部门优势助力解决学校体育师资不足。江苏省推动全省中小学校普遍建有体育俱乐部,发放1800万元的青少年体育消费券,支持青少年参与体育培训,体教两部门共同实施5621计划,完善项目布局,合力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重庆市聚焦“经常”和“可及”,广泛发动政府、社会和市场力量,把活动办进社区和校园,在现有品牌赛事中增加亲子活动,形成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有力组织体系。广东省积极打造“五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数字化平台,打通体育部门与家校社的多方联通渠道,形成全新的青少年体育文化传播模式。

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2022年青少年体育工作,青少司负责人表示,首先要继续深入推进体教融合贯彻落实。贯彻《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加强与教育部、发改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围绕体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校服务等出台政策。深化体教融合改革试点工作,鼓励更多地方结合实际开展改革试点,与公益基金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创新合作,汇聚更大支持。拓展体教融合走基层活动,通过与相关部门共同加强制度建设,将体教融合走基层活动纳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加大活动组织力度,增加体育支教覆盖面和受益群体。

其次,加强青少年体育阵地建设。通过整合建设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联合教育部共同出台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相关政策和标准,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开展师资培训和赛事组织等工作,指导各地更好创新探索。巩固体校发展建设,推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持续做好青训中心试点指导,推动具备条件的体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试点承接国家队、国家青少年集训队任务。规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康有序发展,做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基本要求》行业标准编制,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赛事和培训工作,完善课外体育培训治理,促进体育培训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落实《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打造更丰富赛事活动、促进更广泛青少年参与,共同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和设施器材标准建设等工作,支持学校体育发展,强化运动技能普及,以青少年为重点培养终身运动者。推动出台新周期《青少年活动促进计划》,指导各地加强青少年活动、组织建设、场地设施、培训、科学健身普及和文化教育等工作。持续开展“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继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动员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利用体育中心、各类体育场馆、公园和社区空间等公共场地资源,开展面向全体青少年的常态化健身活动。深入推进科学健身指导与普及工作,加大对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和心理亚健康等问题干预方法的研究,创新青少年科学健身“云科普”。

第四,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统筹青少年重大赛事筹备和参赛工作,组织开展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联合教育部支持中国足协办好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做好竞赛组织工作,继续实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培训,推动部分运动项目训练教学大纲修订。系统梳理各运动项目训练教学大纲使用情况,对不适应发展形势和训练需要的开展修订工作,加强训练教学大纲的普及推广。

青少年体育工作将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巩固夯实体校、学校、社会俱乐部三大阵地建设,积极构建健康促进体系、青训体系和赛事体系,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对标国家奥运备战任务统筹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完)

(责编:郝孟佳、熊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点评灵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dp0.com/edu/zhongxiaoxue/2523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主编Tom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67198599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670233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