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房价能止跌回升吗?
这一讲开始讲房地产。前面的课程我们一直在讲2024年钱从哪里来,创富的路子。但要讲家庭财富,房子还是绕不开的话题。
讲个不算笑话的笑话。你看,A股怎么跌,都有人编段子。你啥时候看见老百姓编楼市的段子?为啥?14亿人中只有2.2亿人有股票,公募基金账户,9成个人投资者的金额不到10万块钱,股市跌个30%,也就是几万块的输赢。虽然肉疼,但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房产呢?动辄几百万,一线城市甚至上千万,房价10%的浮动,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万级的财富效应。
所以,2024年,房价会回升吗?这对绝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不管是要买房的,还是想卖房的,都是灵魂拷问。
我先给自己的观察结论吧:2024年3、4季度后,房价普跌的势头有可能止住。房地产市场将回到存量博弈,分化涨跌,渐渐回到供需平衡的状态。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宏观政策没有2022年那么紧。政策要宽松到什么程度能止血,或者能有利于伤口愈合,我们在课程后面会讲到。
那,为什么得到这个结论?以及,哪些地方房价能止跌,哪些地方房价可能还有调整空间,我们来一个个分析。
01
中国房价到底跌了多少?
2023年,大家听到房价下跌20%、30%的新闻比较多,也比较恐慌。我们就看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
70城房价高点是2021年7月,以这个时点算,新房价格下跌3.3%,二手房房价下跌了7.6%。但如果以2020年作为基期,70城市同期新房上涨2.9%,二手房价下跌了3.9%。
换句话说,房价下跌主要发生在2022年和2023年,下跌主力是二手房,新房波动要小很多。
那二手房在不同城市的走势究竟如何呢?我们来看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
1. 如果2020年1月的房价是100的话,到2023年10月,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是113.7,但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分别跌到98.6和95.7,回到了2019年左右水平。
2. 一线城市的房价调整相对比较晚,上海和广州从2022年底就开始有调整,深圳和北京都是从2023年3、4月份才开始调整幅度更强,其中深圳调整幅度更猛。目前来看,和2020年比,三年下来,北京房价到了120,上海是115,深圳和广州分别是110左右。
3. 次一线城市中,南京基本回到2020年的水平,杭州110;只有成都一枝独秀到了125,而且明显在2021年和2022年有价格上的跳跃。
所以总结一下,我们目前说的房价下跌,主要集中在2022年和2023年。
如果以2020年为基准线,过去三年,一线城市的房价整体上涨了10%左右,二线微跌了1.4%,三线城市跌了4.3%。
2022年我们算过,前面20年,一线城市房价超过GDP增速,二三线城市房价跑不过GDP增速。很明显,2022年到2023年这个规律被打破:GDP复合增速4.1%,但一线城市房价复合收益率是2.02%(这里包括了新房),二三线都是负数。
02
2024年,房价还会继续下跌吗?
要判断未来房价走势,就得回答一个问题,为啥2022-2023年一线城市房价收益率高于GDP增速这个规律会被打破?
一个可能的解释,中国宏观经济和房地产之间的紧密关系已经不存在。
很明显,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能支持这个结论。
还记得我在去年的财富报告讲过的那句话吗?2023年中国的经济增速,胜负手之一主要在房地产。
2023年12月初著名宏观经济学家高善文博士有篇刷屏文章,开头是,“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讨论和判断,决定了我们对明年经济和市场最关键的判断。”
没错,我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的胜负手之一,还是房地产。
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多说了,对投资、对地方政府的影响都是明牌。对消费的重要性其实也远被低估,这种影响有好几个渠道:
一是,今年财富报告第二讲里面谈到的“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其服务”相关消费,占据了中国消费的29%。所以可以想见,房地产市场不起来,消费总量上不去。
二是,财富效应。家里本来是1000万资产,虽然是纸面财富,但一下子缩水两三百万…..“变穷了”这个认知就让人不敢花钱,这也是基本人性吧。
所以,截至2023年底,2024年宏观经济如何和2024年房价如何,我认为,差不多是个等价命题,没有太多疑问。
那么,这两年房地产市场的下调表现是正常的吗?
应该说,房价和这两年整个经济的实际体感还是比较接近的。但从长期来说,这是合理水平么?或者缩小点范围问,一线、核心二线城市的房价调整,是否击穿了“房价泡沫”?
关于这个问题,高善文博士认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不管是投资额,还是对应的住宅销售面积,都已经明显低于它的长期合理中枢。
他用“房地产投资占整个GDP的比重”来对房地产市场的长期趋势做判断。用这个指标的逻辑是,它可以衡量投资、杠杆率对整个经济活动的影响,而且可以把人口、老龄化程度、城市化水平等各种因素考虑进去,方便做跨国、跨地区的比较。
然后他用东北和日本作为基准线,发现不管是东北“城市化基本结束,人口大量外迁”,还是日本“人口老龄化,人口总规模下降”的背景下,这个指标长期都稳定在6.5%左右。
给定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人口和城市情况,高善文博士认为,这个指标的合理下限在7%。而当下这个指标已经只有6%出头,到2024年可能会跌破6%,也就是远低于合理下限。
考虑到中国下一步城市进程仍然是向大城市(都市圈)集中,所以基本可以判断,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是超调的。
不过,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已经超调,这和房价短期内会不会继续跌,还是有区别的。短期内,一二线城市的房价还会不会持续下跌,主要取决于政策是否真的转向和市场消化存量房的速度。
先看政策转向了吗?
看上去是。2023年,房地产真正开始松绑是在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有了定调上的变化之后,这次会议提出,“房地产行业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紧接着就是各部委很多表态,其中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两条:
调整首付比例和下调二套房和存量房贷利率;
央行要求给房产买卖双方都提供贷款;
另外,市场还传闻有个救助50家房企的白名单,引起了很多关注。
但你仔细琢磨,调整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都是“结构性滴灌”的做法,有点像哪里流血多就往哪里贴创口贴。
而给房产买卖双方提供贷款的思路,截至2023年底,只停留在部委这个层面,要落实到各个银行,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很难一时半会奏效。
至于救助房企白名单这件事,放谁不放谁,这种事责任太大,更大可能是高高挂起轻轻放下。
所以,截至2023年底,紧缩政策确实转向了,但并没有能快速扭转预期的重磅政策落地。当下主要是等市场自然愈合。但自然愈合需要时间,而且行业周期也是有惯性的。换句话说,如果政策保持目前的节奏和力度,房价下行的趋势在接下来两三个季度内可能还会存在惯性。之前价格调整少的城市,有可能会进入调整通道。
怎么判断调整得多还是少?以2020年为基期,看同线城市的平均调整水平,要是调整幅度明显低于同类城市,下调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当然,如果政策短期内有重大调整,比如大幅度全面降息,比如房产买卖方双的贷款政策被要求落实到具体银行,而且要追责到人,那么房价趋势可能会更快转向。
那为什么我会觉得到2024年下半年之后,房价这种大幅下调的趋势可能会止住呢?因为价格波动还是和市场的短期供给和需求更相关。因为有限价政策,中国房产市场一直存在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所以这波价格调整也主要来自二手房。
从短期来看,需求不会出现剧烈变化,如果市场上没有更多的新房供给,二手房价格就会逐渐稳定下来。目前市场新房供给主要来自“保交楼”,到2024年二季度保交楼基本完成,短期内市场上不会有更多新房供给,楼市的供需两端会出现一个相对的均衡,价格也应该会稳定下来。
简单总结一下:
1. 中国房价下跌主要发生在2022年和2023年,下跌主力是二手房,新房波动要小很多。
2. 2024年3、4季度后,房价普跌的势头有可能止住,因为价格波动和市场短期供给和需求更相关。房地产市场将逐渐回到存量博弈、分化涨跌、供需平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