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即第55颗卫星正式发射;7月29日,北斗第55颗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正式入网;8月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介绍,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多个国家与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北斗卫星的进度表明,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正一步步迈进新阶段。
投入超7402亿元,中国北斗拿下三项世界第一!
信息化时代,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在国家信息安全领域有重要意义,在商业应用方面也举足轻重。而在北斗卫星之前,世界仅有三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其中,美国的GPS凭借其“先行者”的优势,一直占据着世界前列的位置。基于GPS近乎垄断的地位,中国一直以来都希望建设属于自己的卫星系统,实现“卫星自由”。
中国一直这么说,也一直这么做。自1994年以来,中国在北斗卫星系统上投入了超1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02亿元),高投入也收获了高回报,截止2020年6月底,中国正式投入使用的北斗卫星已有35颗,成功超过美国的31颗,卫星数量排名世界第一,改写了美国GPS“一枝独秀”的局面。可以说,北斗作为“后起之秀”,已“后来者居上”。
除了卫星数量世界第一外,北斗还凭借74897件专利累计申请量(截至2019年底)、一年10箭18星的组网速度拿下了两项全球第一。需要注意的是,在北斗之前,美国GPS组网速度最快是一年6星、欧洲伽利略为一年6星、俄罗斯格洛纳斯为一年9星,不夸张地说,北斗的成功,是前所未有的。
更重要的是,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北斗系统中的星间链条、高精度原子钟等16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均由400多家中企研制,真正实现了核心部件100%的国产化率。
与137个国家签约,北斗将拉动超3000亿市场!
北斗系统的成功,对中国来说可谓意义深重。一方面,北斗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城市管理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中欧班列、京张铁路运营等。
另一方面,基于北斗系统的高精尖服务,它在新基建上也开始表现不俗。与新一代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北斗的新业态提供了方向,比如构建集芯片、模块、板卡、终端和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据东兴证券预计,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系统将拉动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市场份额。
需要注意的是,北斗不仅是中国的北斗,还是世界的北斗,它的出现,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新的选择,据日媒统计,目前已有137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大多数是东南亚及非洲国家。美国《福布斯》杂志也发表评论称,北斗不会止步于中国,它将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东南亚、非洲及东欧的市场。换言之,北斗将由亚太地区逐步拓展至“一带一路”区域,最终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服务。
文 | 李银苏 题 | 凌明 图 | 饶建宁 审 | 钟志生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投入超7402亿元,拿下三项世界第一!中国北斗又传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