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山核桃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产品的问世让市场再度看到了人工智能的魅力。科技圈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讨论,无论是中美科技公司差异化的大模型路径,还是AI商用化所形成的新产业生态,一个共识是:
谁能率先押注此轮技术风口,谁就能在未来的AI算力竞争中拿到船票。
在一众中国科技企业中,发力AI十年的百度,是这场热潮中无法绕过的一家企业。
近日,百度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数据,在营收与利润端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成绩单。
营收方面,2022全年,百度营收达1236.75亿元,其中,第四季度为330.77亿元。在利润端,2022年全年,归属百度的净利润(非GAAP)206.8亿元,同比增长10%。第四季度,百度净利(非GAAP)为53.71亿元,同比增长32%。
值得一提的是, 2022财年,涵盖传统的广告业务(搜索/信息流广告),以及创新业务(智能云/DuerOS小度音箱/阿波罗等)的百度核心已连续四个季度业绩超市场预期。
在财报之外,备受外界关注的百度新一代的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自然站到了C位。作为百度继文心一格之后的又一个生成式AI产品,在发给百度全员的财报信中,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提到,百度计划将在三月份推出的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ERNIE Bot)将与百度多项主流业务整合。
李彦宏认为,中国AI市场即将迎来爆发性的需求增长,其商业价值的释放将是前所未有的、指数级的。而百度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市场长期增长的最佳代表,正站在浪潮之巅。
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中国科技公司纷纷聚焦大语言模型?以“文心一言”为代表的生成式AI产品将对当前的云计算市场又何影响?百度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关键角色?
云计算下半场:从“速度跑”到“敏捷战”
毫无疑问,云计算下半场的拐点已至。
从上云到深度用云,当前云厂商间的竞争已逐渐从上半场强调速度的“速度跑”转变为向产业深处而去的“价值落地”。
决定云厂商们身位先后的也不再是横向的跑马圈地, 而是基于技术、基于产业、基于服务的纵向拓展。
一个重要的趋势是,AI与云计算正在深度融合。根据IDC预测,2022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将达74.6亿元人民币,在公有云的版图中,AI公有云的增速呈现上升状态。
背后的原因是供需两端的变化。
一方面,在需求端 ,随着企业进入“深度用云”时代,基于云计算的AI能力也逐步得到企业与行业的验证,AI与云的结合能够降低企业上云的门槛,同时凭借着AI的学习能力,发挥数据价值,为企业搭建更好的“用云”路径。
Gartner咨询公司分析师Rajesh Kandaswamy曾表示:“我认为AI从根本上变革了计算,可能比云计算的威力更大。”
另一方面,在供给端 ,则得益于中国云厂商在AI领域的深耕。在AI公有云当前的竞争格局中,百度智能云、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位列前四。其中,百度智能云连续6次拿到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第一。
具体到细分领域,对话式AI、NLP(自然语言处理)是AI公有云市场增长最快的两大子领域。而百度智能云上述领域表现出的强势增长,让这家企业在这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跃进中,存在感越发强烈。
但如何借助AI让上云与用云变得更敏捷、更接地气?如何让AI与云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
百度的解法是,“文心一言”。
迈向通用智能,“文心一言”的关键一步
理解“文心一言”之于行业与百度的重要意义,先要弄清楚为什么科技圈会对这款生成式AI产品如此疯狂。
从技术层面来看,ChatGPT是OpenAI基于GPT-3.5的新型AI聊天机器人,这种生成式AI模型强调学习归纳后进行演绎创造,本质是对生产力的提升和创造。据红杉资本的测算,生成式AI至少可以提高10%的效率或创造力。
根据Gartner技术曲线,发展多年的人工智能技术至今依然处于弱人工智能的阶段,但随着AI大模型方法驱使生成式AI走向成熟,技术更扎实且更富创造力的生产式AI产品,有望引领AI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券商中金就认为:“这是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阶跃”。
但AI大模型路径并不好走。一方面AI是吞金兽,依赖长期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则是历史经验,技术积累并非一蹴而就,离不开企业对底层技术架构的全栈布局。
过去,在底层架构上,IT技术栈主要分为芯片层,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三层架构。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全新的IT体系由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构成。
对底层技术架构的全栈布局,恰恰构成了百度的核心护城河,文心一言的面世并非偶然,实则是百度多年All in AI的战略与技术积累的必然。
在芯片层,百度自研的AI芯片“昆仑”已在多场景实际部署几万片可以保障底层算力;
在框架层,百度飞桨平台在2022年底已集合了535万开发者,基于飞桨创建了67万个模型,服务了20万家企事业单位;
在模型层,百度在2019年推出的文心大模型与Open AI的GPT模型类似,已实现了从单一的自然语言理解延申到多模态。“文心一言”所基于的ERNIE系列模型也经历了多次迭代,具备了较强的泛化能力和性能。
以最新发布的ERNIE 3.0 Zeus为例,该模型迭代于ERNIE 3.0,拥有千亿级参数,已具备智能创作等各类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任务,与业内其他模型相比,ERNIE 3.0 Zeus在公开数据集上小样本学习、理解和生成任务效果处于领先水平。
据IDC最新发布的《2022中国大模型发展白皮书》,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在产品能力、生态能力方面与应用能力上位列国内第一梯队。
上述底层技术架构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的推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随着文心一言与百度智能云业务的整合,我们认为,将会给当前的云计算市场格局带来以下三重改变。
首先,在市场份额上,对百度智能云而言,文心一言能以更轻的方式接入更多行业的复杂场景中,从而进一步扩大百度智能云的市场份额。
生成式AI的应用极为广泛,包括了文本、代码、图片、语言、视频、3D等数个应用场景,红杉资本认为,生成式AI至少可以提高10%的效率或创造力,有潜力产生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其次,在场景上,文心一言能够推动行业从单点方案迈向通用方案,降低企业与行业使用AI的成本,从而推动AI的大规模应用与普惠。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随着企业与行业进入深度用云阶段,对云厂商的需求将更聚焦于聚焦智能服务,更希望以更简单、更通用的方式实现“AI的按需调用”,而不是碎片化的应用。
百度智能云在去年构建的AI大底座实则也是上述观念的延续,通过集成百度智能云在AI IaaS层和AI PaaS层的先进技术,极大降低了AI产业应用的门槛。
而在生态端,随着文心一言逐步落地到生产的实际场景中,也将再次推动百度智能云在2B端的生态建设。
例如在技术生态上,加速百度AI能力的对外开放,创作者与开放者将通过文心一言建立更繁荣的AI技术生态,而在产业生态上,加速百度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与直行业间的协作建立全链路的AI产品服务,打造产业闭环,推动AI商用赋能千行百业。
据了解,目前已有包括互联网、媒体、金融、保险、汽车、企业软件等行业的近300家头部企业宣布加入百度“文心一言”生态。
云智一体,中国云厂商的新故事
在国内云厂商聚焦AI的同时,新一轮的AI军备竞赛也已开始。
国外云厂商早已将视角对准AI计算,靠软件起家的微软已公开向OpenAI注资百亿美元,微软CEO纳德拉表示,计划把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整合到Bing搜索引擎、Office、Azure云服务、Teams聊天程序等产品之中。
中国云市场因特殊国情,路径与盈利模式与国外有所差异,而百度智能云自诞生又与中国云厂商有着鲜明的不同―― 百度智能云始终强调,以百度的AI能力带动底层的云,聚焦“云智一体”,促进云与AI的深度融合。
这样差异化的定位,注定了百度智能云将在未来中美云厂商的竞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讲出新故事。
我们看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模式背后,其实是企业在成本、算力、场景、数据等多维度需求铸就的高门槛。在这一点上,长期主义的投入是关键。
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的十年间,百度累计研发投入超千亿元,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5%以上,这一水平在海内外大型科技互联网企业中,均处于领先地位。
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百度核心研发费用已达到214.16亿元,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达22.4%。
除了研发投入外,在AI三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上,百度也具备了一定的领先优势。
具体来看,在“算力基建”上,百度已拥有阳泉、徐水、定兴三个云计算中心,仅阳泉云计算中心可承载24万台服务器,能够大模型的不同计算需求,在数据资源上,百度作为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服务商,具备先发优势。
而随着文心一言向公众开放,能够建立起立BC两端用户调用和模型迭代之间的飞轮,模型变的越来越聪明的同时,也能探索出更优的盈利模式,建立从研发到应用的正向循环,避免重复造轮子。
券商中金也认为,今后,中国企业服务的商业模式有望向海外趋近,激发更多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出现。文心大模型发展成熟,百度的技术积累以及参与方对前沿技术的渴望共同为项目保驾护航。
去年12月末,李彦宏曾在面向全体员工的一场内部直播中表示,AIGC和ChatGPT这些都是AI技术发展到一定地步后产生的新机会。“技术能做到这一步了,但是它会变成什么样的产品,产品能满足什么样的需求,这个链条上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个事情很难,但百度必须要做。”
纵观科技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始终在推动时代的巨轮轰鸣向前,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而走过十余年的云服务市场,无疑也迎来了一个新时刻。
对百度而言,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在这个春天向云市场开了一枪,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对百度这家企业的重估,同样也让中国科技企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原文标题 : 李彦宏:文心一言改变云计算的Game Changer